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专电(记者于文静)记者16日从水利部获悉,中国灌溉排水专家、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高占义教授,近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62届国际灌排委员会执行理事会上当选为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 国际灌排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6月,是一个非政府间的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鼓励和促进工程、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科学技术在水土资源管理开发中的应用,采用综合的方法和最新的技术为全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推动灌溉、排水、防洪和河道治理事业的发展。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际灌排委员会已经成为灌排领域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主席王爱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专家当选为主席,体现了世界对中国水利和灌排事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作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中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是中国和国际灌排界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的体现,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国际灌排界、水利界的交流,促进中国经验的推广,推动世界灌排事业发展。 据水利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任李仰斌介绍,目前中国有效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时的2.39亿亩,增加到9.05亿亩,平均每年递增2.2%;灌溉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49.6%,灌区生产的粮食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 据了解,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自1983年加入国际灌排委员会以来,与国际灌排委员会的合作不断加强,积极承办国际灌排大会和执理会会议,多次召开有关学术会议,大力推进与其他成员国的技术交流,为节水奖等活动提供捐助,并与国际灌排委员会合作在中国成立国际灌排研究与培训计划中国研究培训中心。中国专家参与了全部17个工作组的活动,先后有四位专家担任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6位专家获得节水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