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由中国水科院和台湾大学工学院共同主办、美华水利协会协办、长江科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4日在武汉市隆重开幕。
本届研讨会有来自海峡两岸和美华水利协会共56家单位的近140位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围绕共同关心的水利科技发展主题,围绕山洪灾害预防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江湖演变与治理、水资源综合管理与实践、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气候变迁对水资源影响及调适等议题开展交流讨论。
开幕式上,长江水利委员会杨淳副主任代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简单介绍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战略。希望大家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交流成功经验,探讨前沿问题,为长江的治理、开发与保护提出真知灼见。

长江水利委员会杨淳副主任致辞
大会组委会主席、我院匡尚富院长代表大会组委会和主办单位,欢迎各位参会代表,并对各方对会议的大力支持和协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17年来,海峡两岸水利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海峡水利科技研讨会的定期交流平台,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达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加深了彼此友谊。本届会议在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都颇具特色。今年年初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为水利科技改革发展提供了崭新机遇;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和长江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在武汉举办本次研讨会恰逢时机;本届研讨会有来自海峡两岸和美华水利协会的近140位代表参加,既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又有后起之秀的新朋友;大会通过专题报告和分会场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丰富的交流内容。最后,匡院长强调了水利科技传承的责任和寄托的希望,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水科院匡尚富院长致辞
长江科学院郭熙灵院长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承办单位长江科学院向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介绍了长江和长江科学院的基本情况,指出长江科学院正紧紧围绕长江流域重大水问题和新时期治江战略,加速发展。他希望与会代表充分利用研讨会的平台,深入交流,加深友谊,促进海峡两岸水利科技的共同发展。

长江科学院郭熙灵院长致辞
台湾大学许铭熙教授、美华水利协会吴天顺会长分别致词。许铭熙教授说,在辛亥革命100周年、长江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举行本届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科研方面,台湾地区未来面临着水库供给与泥沙淤积的重大问题。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大家有机会济济一堂,对水利科技进行很好交流和沟通。许铭熙教授代表台湾与会专家感谢组委会周到的组织工作。

台湾大学许铭熙教授致辞
吴天顺会长简要回顾了参加的四届研讨会的情况,尤其是1995年召开的第一届研讨会。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议题是两岸水利界非常重视的课题,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两岸水利交流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美华水利协会再一次在历史上重要的时刻继续为两岸水利的合作而全力以赴。
开幕式由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教高主持。

美华水利协会吴天顺会长致辞

大会开幕式
在本届研讨会上,还举行了第十届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由国际泥沙培训中心戴定忠教高主持。大会嘉宾向获奖者颁奖。获得本届泥沙科学技术奖的专家分别是,来自台湾地区的黄金山先生、我院泥沙研究所的郭庆超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吴保生教授。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戴定忠教高主持颁奖仪式

向钱宁泥沙科技技术奖获奖者颁奖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卢金友副院长做了题为《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三峡工程及库区泥沙、坝区泥沙、坝下游泥沙等有关研究成果。台湾地区水资源局赖伯勋先生做了题为《因应气候变迁石门水库整体防洪防淤策略》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石门水库背景情况及整体防洪防淤策略。美华代表郭祺忠教授做了题为《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美国特别是新泽西州在水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的方法技术。
专题报告会后,还特别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材料学部水利学与海洋学科李万红主任介绍了国家自然基金会2011年的资助概况及2012年资助指南。

卢金友教高做专题报告

赖伯勋先生做专题报告

郭祺忠教授做专题报告

李万红主任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概况
专题报告之后,会议还针对五个议题进行了分会场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