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泥沙信息网:2010年12月29日《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发布十周年座谈会暨中国泥沙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做主旨报告,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坚做工作报告;会议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匡尚富主持。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胡春宏教授,武汉大学李义天教授,黄委会总工薛松贵教授等八位泥沙及其相关领域的院士和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

学术研讨会会场
刘宁副部长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河流泥沙公报》过去十年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以及《泥沙公报》在我国水利水电开发、江河治理、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十年成果、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工程建管作用、泥沙监测结果四个方面深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河流泥沙基本态势,针对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泥沙态势,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河流泥沙工作的愿景:一是高度重视泥沙工作;二是加强泥沙监测及预报工作;三是加强泥沙科学研究工作;四是加强水利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泥沙管理工作;五是加强泥沙管理相关政策制定工作。特别指出我国“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问题无不涉及水量、水质、泥沙三大因素,泥沙问题与水量、水质同等重要,是影响河道的重要因素。在多沙河流上,要像重视水量、水质问题一样,高度重视泥沙问题,泥沙工作者备受鼓舞,为我们泥沙工作者提出了工作目标和方向。
汪洪总工在讲话中,向《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发布十周年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中国河流泥泥沙公报》编辑、出版、发行十年来取得的重要成绩,进一步指出泥沙治理在水土流失治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河道整治和与防洪等方面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对泥沙测量、预报、科研、管理和开发等系列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做主旨报告
会议上,邓坚局长与大家一起回顾了《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创刊十周年的发展历程、归纳了《泥沙公报》编制的突出特点、总结了《泥沙公报》编制的有益经验、阐述了泥沙监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为未来《泥沙公报》编制及泥沙监测、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构想。邓坚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效率高,求真务实,具有层次高、内容丰富的特点。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交流了情况、认清了形势、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分解了任务。特别希望水利部有关司局对《泥沙公报》编制经费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泥沙研究、泥沙监测设备研制、湖泊水库泥沙测验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做好未来十年规划。
匡尚富院长在主持会议中强调,这次会议是水利部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全面落实、深入贯彻刘部长和汪总的讲话精神,反复咀嚼、消化、吸收领导和大师们的精彩报告内涵,一定会领略“泥沙”—小颗粒、大文章,而且大有作为。紧密围绕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水利全面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严重挑战的泥沙问题和治理瓶颈,牢记“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抓住“十二五”开局的大好机遇,探讨泥沙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区域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思想、新举措、新目标和新成效,确保区域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本次会议来自水利部国科司、水文局、建管司、国家防办等有关司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等七大流域,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8个省、市、自治区水文局或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华北水院、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南科院、长科院、黄科院、珠科院、中国水科院、国际泥沙中心等11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际组织等近50个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由水利部水文局主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共同承办。

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讲话

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坚做工作报告

中国水科院院长、国际泥沙中心主任匡尚富主持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教授做学术报告

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国际泥沙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胡春宏教授做学术报告

武汉大学李义天教授做学术报告

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长林祚顶 |

黄委会总工薛松贵做学术报告 |

水利部水土保持检测中心主任郭索彦做学术报告 |

长江委水文局局长王俊教授做学术报告 |

南京水科院河港所所长陆永军教授做学术报告 |

清华大学李铁键博士做学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