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

高 级 研 讨 班

( 2007年10月21日-11月2日, 杭州)

  首 页 >> 专题报道 >> 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高级研讨班


 

 
开班式(10月22日)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曾向辉副处长致辞
 

 

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

2007102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上午好!今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高级研讨班”在浙江正式开班,受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领导的委托,首先我谨代表部国科司向研讨班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专家、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本期研讨班的前期准备工作付出大量辛勤努力的国际泥沙培训中心和浙江水利河口研究院等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刚刚闭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当前,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河流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以及水沙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我国许多江河流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水资源供需失衡、水利工程功能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河流的健康运行,全球气候变暖又进一步增加了水问题的复杂性。针对我国江河存在的这些问题,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进行了卓有成效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通过开展“三条黄河”科学实践,进行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下游治理方略等重大科学试验和研究,以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管理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实现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采用堤防防渗加固、崩岸治理、隐患探测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施了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全面提高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依靠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调度、科学的手段,进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调水,使濒死的胡杨重焕生机,有效地改善了两岸的生态环境。

“十一五”以来,水利部门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的新需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组织重大水利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跨流域调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大批科技问题得到国家科技计划的立项,总经费超过3亿元。在坐的大多数专家和代表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以上项目的研究。

本次研讨班以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为主题,围绕水利工程的泥沙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河流健康问题等展开深入研讨,非常必要,适应了当前水利发展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4年共同建立的一个II类国际水中心。先后组织国际、国内培训班43期,培训了40余个国家的22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内容涉及河流泥沙、水库泥沙、流域管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减灾等诸多方面,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技术人才的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学员所在国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紧紧围绕浙江水利事业和经济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取得很大成绩。

本次研讨班,在国际泥沙培训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努力下,聘请了国内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或作专题报告,将在传播和展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促进水利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和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有序的组织下,在知名专家学者和各位学员的共同努力下,研讨班将会取得预期成效。衷心希望大家珍惜这次研讨班难得的机会,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切磋,为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最后,预祝研讨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专家和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制作: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