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显示了我国在泥沙学科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泥沙问题的实力。正如世界著名的泥沙专家、丹麦的恩格隆教授会后的评论:中国的泥沙研究不同于某些国家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也不同于某些国家局限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三门峡水库大坝的改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后,该会议被正式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会议系列,并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系列性国际会议,许多国家争相主办。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作为该会议的常设秘书处。第九次会议于2004年10月18-2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总计有2000多人次出席了前九次会议;第十次会议于2007年在俄罗斯莫斯科举办。
历次会议举办情况见下表
次 |
地 点 |
时 间 |
中心议题 |
会议出席人数 |
国家及地区 |
1 |
中国北京 |
1980.3.24-29 |
河流、水库与流域中的泥沙问题 |
230 |
14 |
2 |
中国南京 |
1983.10.11-16 |
河床演变与整治 |
150 |
25 |
3 |
美国杰克逊 |
1986.3.31-4.4 |
河口与海岸泥沙 |
240 |
23 |
4 |
中国北京 |
1989.11.1-5 |
流域侵蚀与控制 |
285 |
28 |
5 |
德国卡斯鲁赫 |
1992.4.6-10 |
泥沙治理 |
220 |
38 |
6 |
印度新德里 |
1995.11.7-11 |
泥沙治理的哲学、目标和技术 |
150 |
23 |
7 |
中国香港 |
1998.12.16-18 |
泥沙与环境 |
300 |
32 |
8 |
埃及开罗 |
2001.11.3-5 |
河流泥沙管理 |
207 |
10 |
9 |
中国宜昌 |
2004.10.18-21 |
河流与水利工程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影响 |
450 |
52 |
10 |
俄罗斯莫斯科 |
2007 |
|
|
|

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1980年,北京)

第四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1989年,北京)

第五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1992年,德国)

第六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印度)

第七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香港)

第八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2001年,埃及)

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会见出席亚洲地区流域治理投资政策研讨会的各国代表(1991年,北京)

第二届国际水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举行招待会(1995年,北京)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2004年,湖北
宜昌)
|